“李劼人、李一氓文库暨展览”5月28日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向公众亮相。自5月31日起,封面新闻客户端开设“二李赠书书香敬前贤”专题,陆续发布了20多篇稿件、1场直播、10条视频《华西都市报》也连续推出“万古书香百年乡情”共7个整版报道。
1995年1月1日,华西都市报诞生成都。按照市场规律办报,依据读者需要采编稿件,第一次提出市民新闻报的定位,提出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的办报方针和嫁接各类畅销报优势的办报思路。报纸信息量大,可读性强,全方位报道市民关心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今日新闻11月28日是感恩节,不少明星在微博上庆该节日。中午12时许,香港女星李嘉欣在微博晒出一张丈夫许晋亨与儿子MJ下国际象棋的照片。李嘉欣在微博晒出儿子与丈夫许晋亨的下棋照,两人表情专注,她还在微博表示“棋逢敌手。
8月29日,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企业家集团共同编制和发布的2018年《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揭晓。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作为西部唯一一家新闻媒体机构入选了该榜单,排名第399位,比2017年上升了一位。
在传媒生态巨变的当下,为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去作为“配菜”的报纸副刊,成为各媒体创新改版的“标配”,副刊常态化表现为一是固定出版版面(48个版),二是固定出版周期(周末或每天出版),三是强调文化品位。
昨日,2005年中国重测珠峰高度测量队在向顶峰冲击的过程中,一位成都人却一直守候在电视机前,心情随着队员们冲顶的进程而起伏跌宕,他便是本报著名登山记者,2003年5月22日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刘建,昨日也恰好是他成功登顶珠峰两周年纪念日。
报纸的副刊还要不要出版?多久推出一个副刊?副刊应该出多少个版合适?这个问题也许是困扰不少媒体老总的难题。在大家都觉得副刊犹如“鸡肋”之时,《华西都市报》却反其道而行,从今年伊始,把过去周末副刊,升级为每天4个版的“天天文化副刊”。
3月1日,南充市政府正式公布环保十三五规划,将在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五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建成生态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小康社会相适应。关键词12020年建成生态市规划用510年时间。
10月28日,在由封面传媒主办的“创联未来2016(中国)C移动媒体大会”上,封面新闻2.0版本上线。一年前的10月28日,封面传媒正式成立并启动全球人才招募。一年之后,新升级的客户端目标是“引领亿万年轻人生活方式”。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卢荡代睿)4月26日,“中国报业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华西都市报与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南日报等中央、省级主流媒体一道获得“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创新单位”殊荣。会议召开前。
人民网成都6月15日电6月13日,“中国乐至田园生态游”推介会暨2018乐至端午咏荷诗会在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开幕。活动中,资阳市乐至县与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签约启动共建“中国田园诗歌之乡”战略合作。
10月30日下午,一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去世,唤起了许多人对金庸的思念。2004年4月,经著名导演张纪中引见,华西都市报记者在西湖边第一次釆访金庸先生。当时,金庸先生仔细阅读华西都市报,称赞华西都市报办得好。
《华西都市报》,创刊于1995年1月1日,是中国第一张都市报,引来模仿者无数,都市报旋即风靡全国,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都市报现象。可以说,都市报的兴起与繁荣是新中国报业60年发展史册上尤为辉煌的一章。1.知名自媒体每天更新专栏自媒体资讯。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谢颖)泛巴联动,同根同源,天下巴人,兄弟一家。10月22日晚,历时三天的第六届巴人文化艺术节在市体育馆落下帷幕。腰鼓打起很好耍,打起腰鼓我长大helliphellip伴随着浓浓的巴中方言。
有些人在爱情中总是直言伤人,认为这是真诚而“做自己”的表现。爱情应该发自真心,然而这并不代表,你我有权利在恋人面前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我们的“本我”,其实都粗糙而片面,如果不经修饰就脱口而出,只说明自己还不够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