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约谈制度 王晓璇:环保约谈制度为治污“点兵”
山西省环保厅6日传来消息称,该省现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解决水源地水质不达标问题,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同日,官方媒体报道称,山西下辖地级市大同、吕梁、长治、忻州、晋中5市12个河流断面水质出现恶化状况,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日前集中约谈大同、吕梁、长治3市政府和忻州、晋中两市环保局。(6月6日中国新闻网)

山西省是煤炭大省,也是污染大省,曾有人把山西境内的河流概括为:“有河必干,有水必污”。此话虽有夸张成分,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山西水污染的严重程度。近日,山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集中约谈了3市政府和2市环保局,为他们敲响了治污的警钟。在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政府部门必须站出来,成为治理污染的“排头兵”。

污染不但会影响广大群众身体健康,而且将制约地区经济发展,限制地区可持续发展,铁腕治污刻不容缓。环保约谈制度赋予了环保部门一根“指挥棒”,让环保部门可以根据各地的污染情况统一指挥,协调安排,下好治污“一盘棋”。山西省环境监测数据显示被约谈的5市水质出现明显恶化,与水质考核目标差距明显,通过约谈,环保部门就可以有效调控、督促各地治污进度,促进各地区环境的改善。

环保约谈可以给被约谈地区政府提醒,让他们直面本地存在的污染问题,认识到肩负的治污重任,把环保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治污任务艰巨。环保约谈有利于地方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绿色发展理念运用到地方建设中。山西省将取缔严重污染水环境的“十小”企业就是政府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体现。

环保部门要让约谈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如同“对牛弹琴”,就必须在约谈之后落实问责。通过监测地方环境情况,掌握地方政府治污效果,对不重视环保工作、治污不力的领导干部严肃问责,倒逼领导干部肩负起环保责任。地方政府当好治污“排头兵”,广大群众必将收获“环保战争”的胜利果实。